爭優爭先爭效 | 福鼎:荒地“披綠衣” 轉出“新活力”
時下,福鼎市疊石鄉里灣村村民正搶抓農時,忙于中稻插秧。群峰環抱下,一畦畦稻田換上碧綠“新裝”,沿著山勢層層鋪展,構成了一幅生機盎然的山村農耕新圖景。
里灣村偏居在福鼎市區北部、疊石鄉西南部一隅的林緣地帶,是寧德市級生態村,屬于典型的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村落,山多平地少,海拔落差高。一直以來,土地管理“碎片化”始終制約著當地農業的發展,而農業生產效益低下也造成了勞動力流失,部分土地由此成了撂荒地。
田地撂荒,當務之急是解決“誰來種地,怎么種地”這個難題。為破解難題,里灣村積極探索出了農業轉型升級新路子,通過黨支部引領帶動,組織黨員干部進村走訪動員,把撂荒地流轉給有能力耕作的種植大戶、農業合作社經營,盤活轄區內閑置、碎片化的土地資源,提升規?;r業的發展水平,讓沉睡土地“轉”出新活力。
福鼎市長林家庭農場負責人林業偉是村里率先響應動員的種植大戶,作為本村產業發展帶頭人的他,此前就在村里發展天麻種植產業,成功“掘金”林下經濟。他坦言,里灣村是水源涵養地,發展生態農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,但受土地碎片化影響,始終難以發揮應有效益。今年,在村黨支部的推動下,林業偉流轉了村內110畝低效用地,通過“旱改水”,統一種植紅米、紫米與雜交水稻。目前,插秧工作已經接近尾聲,秧苗長勢良好。
“土地流轉承包為我們發展規?;N植生產打下了基礎,加上現在市里的‘糧十條’政策支持,讓我們更有信心全力沖刺山地水稻高產穩產?!笨粗矍暗牡咎?,林業偉笑著說:“到了10月,這里就會變成一片金色海洋?!?/p>
土地流轉不僅破解了耕地碎片化難題,也讓農戶們從中嘗到了“甜頭”?!按迕癜训亓鬓D出去,一方面有了租金收入,另一方面,專業合作社(家庭農場)通過雇傭本村村民生產勞作,讓村民又增加了勞務收入,土地帶來的經濟效益有了顯著提升?!崩餅炒妩h支部書記雷愛仙說。
除了規?;N植山地水稻,里灣村還通過積極引導農戶依法自愿有序流轉土地經營權,以“黨支部+合作社+農戶”形式積極發展甘薯、天麻、石菖蒲、時令蔬菜等多元農業。據統計,截至目前,當地已流轉土地近350畝,為遏制土地撂荒,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升級、提高村民收入創造了有利條件。
從“小田”變“大田”,從“分田到戶”到“分紅到人”,如今,在土地流轉承包模式的帶動下,現代農業在當地獲得更多發展空間,眾多昔日“沉睡”的土地重新煥發活力?!跋乱徊?,我們還將緊緊牽住農村承包土地流轉這個‘牛鼻子’,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,以‘黨支部+合作社+農戶’形式推進土地集約化利用,打造多元山地農業共同發展格局,在遏制耕地撂荒的同時,穩定和擴大糧食種植面積,保障糧食安全,更好帶動村民增收?!崩讗巯烧f。
來源:閩東日報記者 郭曉紅 通訊員 夏巖緣
編輯:陳娥
審核:林翠慧 周邦在
責任編輯:陳娥